近日,Nature Geo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兰州大学vic008维多利亚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聂军胜课题组关于澜沧江形成时代和驱动机制的论文。论文题目为“Rapid incision of the Mekong River in the middle Miocene linked to monsoonal precipitation”。
澜沧江是世界十大河流之一,发源于我国青海省、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多个东南亚国家,于越南胡志明市汇入南海,为我国和这些东南亚国家提供食物、水和经济收入保障。理解澜沧江的形成演化既是重要的科学问题,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然而,过去有的研究组认为澜沧江形成时代大于5千万年,而另一些研究组基于不同证据认为澜沧江形成时代小于5百万年,存在较大的争论。
河流的形成必定伴随河道的下切,因此澜沧江河谷的形成年代最能代表其形成年代,然而如何有效测定河谷的形成年代是一个难题。兰州大学vic008维多利亚聂军胜、胡小飞、王钊、刘善品和合作者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从澜沧江河谷地段采集了不同高程的样品并通过热年代方法测定了河谷的下切年代。他们发现澜沧江上、中、下段河谷均在17百万左右发生了大幅度的快速下切,正是这次下切导致了澜沧江的出现。同时他们发现澜沧江下切的时代与东亚季风增强时代一致,随后他们与合作者开展了模拟实验检验季风增强能否造成观察到的澜沧江快速下切。实验结果表明东亚季风增强造成的降水增加能够造成澜沧江的快速下切和形成,确认了气候变化是造成澜沧江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论文发表后被Nature评为研究亮点文章并进行了专门介绍: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8-07056-y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1-018-0244-z
推荐关注